班公柳,生长于海拔4200米的班公湖周边,是日土县独有的树种,现有苗圃规模2340余亩,预计今年带动群众增收达450万元左右。在有长不成树“生命禁区”之称的藏西高原,班公柳的出现堪称一种奇迹。
独具优势 守望国土筑屏障
班公柳的可贵,在于它的坚韧不拔,作为那曲地区试种树苗中成活率最高的树种,它有着耐高寒、耐干旱、成活率高的特点,对高海拔地区的防风固沙和绿化环境作用显著,它在阿里高原的成活率高达95%以上,并且只要成活三年,即便不再浇水也可以成长,这对高寒缺氧、干旱少雨,砂石多、土质差,且常年风沙不断的雪域高原来说,无疑是贫瘠荒漠中的“一片绿洲”。
良匠细雕 拓宽销路增福祉
近年来,日土县以构建和维护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为核心,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增进民生福祉为目标,始终坚持把班公柳产业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、带动群众增收的主要产业之一,为深入贯彻“把生态建成产业,把产业建成生态”的具体举措,紧紧依靠科技支撑,优化产业结构,培育壮大苗圃基地,建立健全产销体系,推动班公柳向周边高海拔地区销售,实现经济增长和群众增收。
自2022年5月日土县与新疆和田县建立深化友好交流合作以来,两地不断加强合作,深度融合,共谋发展大计。在得知新疆自治区和田市有采购耐高寒树苗需求后,3月20日,日土县主动对接新疆自治区和田市林草部门,向其介绍日土县班公柳优势,最终在双方协商下,达成合作意向,成交了140株班公柳根苗。4月16日,新疆自治区和田市林草部门负责人带队赴日土县,在日土县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前往“班公柳之乡”日土镇热角村,实地调查班公柳产业规模以及发展状况,详细了解班公柳的生长属性、苗木长势以及产业规模等。
在历经5天实地调研后,和田市林草部门负责人当即决定与热角村村委会签订采购协议,最终成功销售班公柳1740株,创收32万余元。临走时和田市林草部门负责人说道,“若此次采购的班公柳长势良好,今后将长期进行持续深入合作”。
随着两县之间合作的达成,日土县班公柳树苗首次跨区域销售,完美实现了“走出西藏、走向新疆”新跨越;同时,本次合作成果也成为日土和田两地深化交流合作的具体成果。
满怀信心 戈壁终将变绿洲
习近平总书记在林芝市考察时指出,“保护好西藏生态环境,利在千秋、泽被天下”,日土县各族干部群众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,不负总书记的殷切希望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在持续推动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就,谱写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日土篇章。同时,我们始终坚信,也满怀期待和信心,在不久的将来,一片片绿洲将会点缀祖国高原的大好河山。